寄徐太守

塞雁去复尽,燕台愁望春。
十年同病客,万里各风尘。
南国已碧草,清江空白蘋。
秋来有词赋,莫使怨骚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徐太守》的文学赏析

《寄徐太守》,明代诗人何景明的作品,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塞雁、燕台等自然景物,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别和思念之情。

塞雁去复尽,燕台愁望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春天到来时,望着燕台(燕京),心中充满了对过去共同经历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塞雁,即大雁,常常被用来象征远方的游子或亲人,诗人以“塞雁去复尽”来形容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哀愁。而“燕台愁望春”则描绘了诗人站在燕台下,眺望着春意盎然的景色,心中却因分离而感到无尽的忧愁。

十年同病客,万里各风尘。这两句诗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它揭示了尽管诗人与友人曾经共同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在漫长的岁月中,他们各自踏上了不同的道路,开始了新的生活。这种别离的痛苦,不仅仅是因为物理上的远离,更是因为精神上的相通和理解的丧失。

南国已碧草,清江空白蘋。最后两句诗以南方的绿色草地和清澈的江面上飘动的白苹花为背景,象征着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种思念之情如同江边的花草一样,虽然美丽但同时也带着一种淡淡的哀愁和等待。

何景明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既有视觉美感又富有深刻的情感内涵。通过对塞雁、燕台、南国、清江等意象的描绘,他成功地传达了自己对友人离别的感慨以及对重逢的期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