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堂秋色暮,霜昼静烟沙。
邻并常杯酒,寒天尚菊花。
流云行苑细,返景抱檐斜。
只雁南翻去,飘飘各念家。
十月四日过良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何景明的《十月四日过良伯》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和乡愁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在《十月四日过良伯》中,诗人何景明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图画。诗中的“古堂秋色暮”一句,就很好地传达出了深秋傍晚时分的景象:天色渐暗,古屋显得格外安静,而周围环境则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这样的描写不仅让人感觉到时间的流转,同时也能感受到大自然在季节更迭中的静谧之美。
“霜昼静烟沙”进一步扩展了这种宁静的氛围,诗人用冷色调的“霜”与“昼”,以及细腻的“静烟沙”,营造出一种深秋特有的清冷与萧瑟。这不仅是对视觉的描绘,更是对感官体验的一种深化,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空气中那股刺骨的寒意。
诗中的一些意象也极具象征意义。例如,“流云行苑细”,“返景抱檐斜”等描述,不仅仅局限于自然景观,更多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思绪飘散。这些意象共同构建出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既有外在世界的宁静,也有内心的动荡不安。这种情感上的张力使得作品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也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诗人的思乡之情。
何景明在《十月四日过良伯》中所展现的艺术魅力在于其精湛的诗歌技巧和深刻的情感表达。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运用,诗人成功地将个人的情感融入自然之中,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美学效果。这首诗不仅为后人提供了审美享受,也启示人们要珍惜身边的自然美景,同时也要珍惜和思考那些无法割舍的情感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