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先墓

愁摧断柳柳还稀,泪洒残花花更飞。
一寸未忘游子线,万年难觅老莱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先墓》是明代诗人何景明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生和自然的感悟。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他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创作风格深受后人的敬仰。何景明的作品广泛涉及诗歌、散文等多种文体,尤以五言古诗见长。
  1. 作品原文
    愁摧断柳柳还稀,泪洒残花花更飞。
    一寸未忘游子线,万年难觅老莱衣。

  2. 诗作解读

  • 愁摧断柳柳还稀,泪洒残花花更飞。:此句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诗人以“愁摧”和“泪洒”形容内心的哀愁与悲伤。同时,“断柳”和“花更飞”则传达出了春天即将结束、万物凋零的悲凉氛围。
  • 一寸未忘游子线,万年难觅老莱衣。:这句诗中的“游子线”象征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而“老莱衣”则是古代孝子穿着以显示孝顺的服饰。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亲情的深刻感悟与难以割舍的情感。
  1. 主题思想
  • 自然与人的关系: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敏感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对历史的反思:通过提到“始皇墓”,何景明可能在暗示对秦始皇陵墓的批判以及对历史兴衰的反思。
  • 亲情与忠孝:诗中的“游子线”和“老莱衣”体现了诗人对家族、亲情以及忠孝思想的推崇和珍视。

《过先墓》不仅是一首情感丰富、意象生动的诗歌,也是何景明文学才华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体现。它不仅具有艺术欣赏的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古代文人生活状态和思想感情的途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