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江山图歌

吴伟老死不可见,人间画史空嗟羡。吾观此卷江山图,飘然意象临虚无。
想彼濡毫拂绢素,酒酣落笔神骨露。万里青天动海岳,空堂白日流云雾。
洲倾岸侧波岭衔,岛屿倒影翻源潭。江边万舸一时发,中流飒飒开风帆。
崩涛涌浪势难久,渔子舟人各回首。去雁遥知七泽中,落花误认桃源口。
烟峰苍茫貌二叟,面发衣冠颇粗丑。石林沙草恣点染,舒卷沧洲在吾手。
忆昨弘治间,伟艺实绝伦。供奉曾逢万乘主。召邀数过诸侯门。
京师豪贵竞迎致,失意往往遭呵嗔。由来能事负性气,轗轲贫贱终其身。
呜呼吴生岂复作,身后丹青转零落。残山剩水片纸贵。
百金购之不一得。此卷流传天地间,我即见汝真颜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吴伟江山图歌》是明代诗人何景明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该诗以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力、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瑰宝。这首诗不仅是对吴伟绘画技艺的高度赞赏,更通过其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颂扬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从历史角度来看,《吴伟江山图歌》不仅反映了明代中后期社会动荡的历史背景,也展现了文人墨客对传统艺术形式的珍视与追求。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阶段,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经历了剧烈的变动和转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文人的生活状态、价值观念以及审美追求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何景明作为一名杰出的文人,他的诗歌创作不仅承载着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折射出时代精神和社会风貌。

《吴伟江山图歌》在艺术表现上具有鲜明的特色。首先,诗中运用了大量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如将江水比作“青天”,山峰比作“白日”等,这些生动而富有诗意的表达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其次,诗的结构严谨而不失灵动,语言优美而富含哲理。何景明在诗中使用了大量的典故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歌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不失为一幅流动的画卷。

《吴伟江山图歌》在文化层面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对古代绘画技法的一次高度赞扬,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与发扬。同时,通过对吴伟画作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这种对美的追求和对真善的追求,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价值观的体现。

《吴伟江山图歌》不仅展示了明代诗歌的独特魅力,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以其精湛的艺术成就和深远的文化影响力,成为研究明代诗歌的重要文献。对于热爱传统文化和文学艺术的读者而言,深入解读这首作品,无疑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从而获得更多的启示和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