妓馆送人还金陵

楚水湘云桂树秋,黄金未尽大刀头。
西风谩薄班姬扇,南浦愁看燕子楼。
鸡塞梦回怜玉佩,龙关月冷忆貂裘。
明年郢上还芳草,夹岸桃花好泛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妓馆送人还金陵》是明代诗人宋登春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于明代,由宋登春所创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期许。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1. 作者背景
  • 生平经历:宋登春,明真定府新河人,字应元,号海翁,晚号鹅池生。少能诗,善画,嗜酒慕侠,能骑射。年三十时,因家庭变故弃家远游。晚居江陵时,知府徐学谟对他非常敬重。
  • 作品风格:宋登春的作品多表现出他的豪放与豁达,同时不乏婉约之情。此诗中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重视和对友人未来的祝福。
  1. 诗词原文
    楚水湘云桂树秋,黄金未尽大刀头。
    西风谩薄班姬扇,南浦愁看燕子楼。
    鸡塞梦回怜玉佩,龙关月冷忆貂裘。
    明年郢上还芳草,夹岸桃花好泛舟。

  2. 诗歌鉴赏

  • 意象运用: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如“楚水湘云桂树秋”,营造了一种清冷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同时,“黄金未尽大刀头”则暗示了岁月不饶人的无奈,以及对未来可能的遗憾。
  • 情感表达:诗中透露出对友人的不舍和牵挂。“西风”“南浦”等字眼的使用增强了离别的凄凉感,而“明年”“夹岸桃花”则寄寓了对重逢的期盼。
  • 主题探讨:此诗不仅是送别之作,更是一种人生的写照。通过送别这一动作,表达了对友人未来道路的祝福与期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本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悟。

《妓馆送人还金陵》不仅是宋登春个人经历和情感的体现,同时也是明代文人群体文化心态和艺术追求的反映。通过阅读和欣赏这首古诗,可以更好地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其在文学上的独特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