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寐殊方外,相思泽国边。
山沈于毒雾,天落在平川。
橘柚连书舍,鸬鹚满钓船。
五年常忆尔,多病似今年。
寄俞八介甫读书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俞八介甫读书处》是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一篇诗,该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以下是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作者:王安石(1021-1086),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以其直言敢谏的政治立场和改革思想而闻名,在文学上也有着极高的成就,尤其擅长诗歌、散文等文体。
创作背景:王安石与好友俞汝楫(字介甫)有深厚的友情。此诗可能是在俞汝楫逝世后所作,表达了诗人对逝者深切的哀悼和对友情的怀念。
诗的内容:王安石通过这首诗向俞汝楫传达了他的思念之情和对未来生活的期望。他回忆起过去的共同学习时光,感慨时光飞逝,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俞汝楫的深深思念。诗中还透露出他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和对知识的渴望,希望未来能够继续与朋友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艺术特色: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此外,王安石在诗中运用了比喻、象征等多种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具诗意和艺术性。
文化价值:王安石作为北宋的杰出文学家,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于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这首诗作为其代表作之一,不仅体现了王安石的文学才华,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宋代诗歌风格的重要窗口。
《寄俞八介甫读书处》是王安石的一首深情之作,通过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展现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这首诗不仅是王安石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宋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