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雷峰寺

曾礼名山兴未谖,漫摇双桨入深村。
梅花带雪笼轩槛,鸥鸟随流到院门。
皓月亦知亲丈室,黄金重见布祇园。
幽窗又得谈三夕,耳听应难会一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重游雷峰寺》是明代诗人何绛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雷峰寺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在寺庙中寻找心灵宁静的愿望。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品原文
    曾礼名山兴未谖,漫摇双桨入深村。
    梅花带雪笼轩槛,鸥鸟随流到院门。
    皓月亦知亲丈室,黄金重见布祇园。
    幽窗又得谈三夕,耳听应难会一言。

  2. 诗意解析

  • 曾礼名山兴未谖:表达了诗人游览名山后,内心的喜悦之情未能减退。
  • 漫摇双桨入深村:描写诗人乘坐双桨小船进入村庄的情景,展现了一幅宁静的乡村图景。
  • 皓月亦知亲丈室:明月似乎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敬意,照亮了寺院的殿堂。
  • 黄金重见布祇园:暗示着寺庙中的佛像金光灿烂,仿佛重现昔日的辉煌。
  • 幽窗又得谈三夕:诗人在幽静的窗前与友人畅谈至深夜,享受着难得的闲暇时光。
  1. 创作背景
  • 何绛生活在明朝时期,他的生活背景和个人经历可能对这首诗的创作产生了影响。作为一位文人墨客,他很可能曾在雷峰寺等地游玩,这些体验激发了他创作灵感,从而写下了这首《重游雷峰寺》。
  1. 艺术特色
  • 意象生动:诗人运用“梅花带雪”、“鸥鸟随流”等生动的意象,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紧密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情感真挚:整首诗洋溢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精神追求的向往,情感真挚感人。
  • 语言优美:诗中采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拟人等,使得诗句既符合韵律又富有美感。

《重游雷峰寺》是一首充满意境和情感的七言律诗。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还体现了他在寺庙中寻求心灵宁静的过程。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环境以及对自然和文化的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