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昌塔水铺阻雨

渺渺孤烟驿路斜,寒风吹雨湿平沙。
雁声屈指三千里,马足留人数口家。
岸畔嘻啼环稚子,篱边历落尚黄花。
仆夫半枕炉前饭,愁绝青枫入暮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建昌塔水铺阻雨》是明代诗人何吾驺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遭遇恶劣天气时的感慨和忧愁。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渺渺孤烟驿路斜,寒风吹雨湿平沙。
    雁声屈指三千里,马足留人数口家。
    岸畔嘻啼环稚子,篱边历落尚黄花。
    仆夫半枕炉前饭,愁绝青枫入暮鸦。

  2. 创作背景:《建昌塔水铺阻雨》的创作背景是作者在明朝时期,因不满官场的是非而辞职,随后南下广州,并在广州结识了永历帝。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大量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经历。

  3. 诗歌赏析

  • 意境深远: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景象,如“孤烟驿路斜”和“寒风吹雨湿平沙”,构建了一种凄凉而宁静的氛围。同时,“雁声屈指三千里”和“马足留人数口家”又透露出一种对远方故乡的思念和牵挂。
  • 形象鲜明:诗中运用了很多生动的形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例如,“岸畔嘻啼环稚子”描绘了儿童无忧无虑的嬉戏场景,与“篱边历落尚黄花”形成对比,后者则反映了季节更迭带来的凋零感。
  • 语言精炼:整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寥寥数语,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内心的复杂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孤独、忧愁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建昌塔水铺阻雨》不仅是一首艺术性较高的诗歌,也是研究明代文学和诗人情感世界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表达方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