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同家伯子叔子暨诸社人登驼峰

秋色萧萧桧柏林,低回转自觉情深。
出门何处无风雨,一望平原自古今。
猿啸野云山谷暗,鱼吹海气日华阴。
楚骚摇落堪同赋,痛饮方知思不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日同家伯子叔子暨诸社人登驼峰》是明代诗人何吾驺创作的七言律诗

何吾驺,字龙友,号家冈,生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何吾驺的仕途颇为坎坷,他曾在万历、崇祯年间历任进士及少詹事等职。在南明隆武帝时期,他被召为内阁首辅,但不久之后因与温体仁不和而被迫辞职。何吾驺晚年曾以原官被永历帝召用,但最终因病引疾辞去,并选择前往广州。

《九日同家伯子叔子暨诸社人登驼峰》是何吾驺在一次秋日登高活动中所作诗篇。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景色,诗人通过对桧柏柏林的萧瑟秋色以及风雨无阻的登高行动,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兴亡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其中“秋色萧萧桧柏林”一句,生动地勾画了秋天自然景观的变化与色彩,而“一望平原自古今”则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中历史更迭的深刻感受。

何吾驺的诗歌创作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九日同家伯子叔子暨诸社人登驼峰》不仅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情感的抒发。通过这首作品,可以窥见何吾驺如何运用其诗歌来表达个人的情感世界和社会理想,同时这也是理解当时文人心态和时代背景的重要窗口。

《九日同家伯子叔子暨诸社人登驼峰》不仅仅是一首普通的登高诗,它更是作者对人生、友情与历史的深刻反思。何吾驺通过此诗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注,同时也展示了他在艺术上的精湛技巧和独到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