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业寺莲花

红尘面面送皇都,净业亭头别一区。
胜景不曾离北郭,清光如已到西湖。
绿荷叶下维舟小,只萏花边望月孤。
可有宰官身是佛,采莲洲畔拥跏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净业寺莲花》是明代何吾驺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反映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表达。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红尘面面送皇都,净业亭头别一区。
    胜景不曾离北郭,清光如已到西湖。
    绿荷叶下维舟小,只萏花边望月孤。
    可有宰官身是佛,采莲洲畔拥跏趺。

  2. 主题思想: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京城的所见所感,以及对佛教教义的领悟和思考。通过对佛教圣地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敬仰和虔诚之心。诗中还涉及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境界和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

  3. 艺术特色:在艺术表现上,《净业寺莲花》采用了典型的律诗形式,每句七字,遵循平仄押韵的规则。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胜景不曾离北郭”中的“北郭”,暗示了佛教净土的象征意义;“可有宰官身是佛”则表达了诗人通过修行获得解脱的愿望。同时,诗中也融入了一些自然景观,如“绿荷叶下维舟小”、“只萏花边望月孤”,这些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画面感,也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人的心境。

《净业寺莲花》不仅是一首充满哲理和宗教色彩的文学作品,也是一幅展现诗人内心世界和生活哲学的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阅读和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其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到对人生、对宇宙的深刻认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