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寅山中秋思

经看五十八回秋,却到于今始自繇。
未用宾朋同玩月,有时吟赏独登楼。
腹如老鹤无多啄,质似灵槎信所浮。
从此便教年百二,也随天地一虚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戊寅山中秋思》是明代诗人何吾驺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意义,不仅反映了作者个人的思想感情,也映射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历史背景。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何吾驺:字龙友,号家冈,是广东香山人。何吾驺是一位有着丰富文学成就的明代文人。在万历四十七年,他中进士,之后步入官场,曾担任少詹事等职位。但因与首辅温体仁意见不合而罢官。南明隆武帝时期,他被召为内阁首辅,后因闽疆失陷,以原官召之,但未赴任便因病引退。
  • 作品风格:《戊寅山中秋思》体现了何吾驺的诗词特色,即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其诗歌多表现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态度和对自然景致的细腻描绘。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
经看五十八回秋,却到于今始自繇。  
未用宾朋同玩月,有时吟赏独登楼。  
腹如老鹤无多啄,质似灵槎信所浮。  
从此便教年百二,也随天地一虚舟。  
  • 翻译:这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孤寂和超然物外的情怀。”经看五十八回秋,却到于今始自繇”,意味着经历了五十八个秋天的轮回,如今终于可以自由自在地享受这一刻;”未用宾朋同玩月,有时吟赏独登楼”,则是说在明月之下,不必邀请朋友一同赏月,独自一人登高赏月也是一种享受;”腹如老鹤无多啄,质似灵槎信所浮”,形容自己像老鹤一样清高,不被世俗所扰;最后两句,则表明了自己顺应天命,就像天地之间随波逐流的小舟一般,不受任何限制。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对人生态度的反思。
  1. 创作背景
  • 社会背景:何吾驺生活在明朝末年,这一时期国家动荡不安,社会矛盾重重。他的诗歌反映了这一时代背景下知识分子的心态和处境。
  • 个人境遇:何吾驺在官场上的挫折和个人遭遇使他更加倾向于寻求精神的寄托和心灵的慰藉,这也反映在他的作品中。
  1. 文学价值
  • 意境营造:何吾驺在《戊寅山中秋思》中巧妙地运用意象,创造出一种既宁静又超逸的意境。例如,“腹如老鹤无多啄”、“质似灵槎信所浮”等比喻,都展现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 情感表达:这首诗通过对中秋节夜景的描述和自我形象的刻画,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感和超然的人生态度。这种情感表达非常真挚,容易引起共鸣。

《戊寅山中秋思》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刻文化内涵的诗歌经典。它不仅展示了何吾驺卓越的文学才能,也反映了明朝末年的社会面貌和文化特征。对于爱好古典诗词的朋友来说,这首诗无疑是值得细细品读和深入探讨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