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文星夜夜垂,县衡多士阻追随。
政如瑞凤辉时下,每想冥鸿羽可仪。
百越关河新赋草,诸陵风雨旧游思。
若为未断名山梦,春满罗浮寄采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天上文星夜夜垂,县衡多士阻追随。
政如瑞凤辉时下,每想冥鸿羽可仪。
百越关河新赋草,诸陵风雨旧游思。
若为未断名山梦,春满罗浮寄采芝。
《却寄魏仲雪督学》是明代何吾驺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描绘了当时文星夜夜垂、多士阻追随的景致。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政治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反思和感慨。
何吾驺,字龙友,号家冈,广东香山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官少詹事,崇祯六年擢礼部尚书后,因与首辅温体仁不和而罢去。南明隆武帝召为内阁首辅,但闽疆一失,便赴广州,永历帝以原官召之,引疾辞去。他著有《宝纶阁集》。
《却寄魏仲雪督学》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政治理想的追求。诗中“天上文星夜夜垂”描绘出文人墨客仰望星空、渴望实现自己抱负的场景,象征着知识分子对光明未来的期望和追求。“政如瑞凤辉时下”则比喻当权的统治者如同祥瑞的凤凰一般,为国家带来光辉。然而,这种美好愿景并未能长久持续,“每想冥鸿羽可仪”暗示了作者对于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感到无奈。“百越关河新赋草,诸陵风雨旧游思”反映出作者在面对国家动荡不安的现状时,心中依然怀有对故乡和过往经历的深深怀念。
《却寄魏仲雪督学》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抱负的诗歌,更是那个时代文人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以及对当时社会和政治环境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