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午日泛甘滩

天色山光入艇凉,积潮横下白汤汤。
几行箫鼓临风急,一岸芙蓉趁雨香。
离乱难凭丝续命,飘零空借赋投湘。
春蒲碧艾年年绿,惭愧乡心鬓有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五月午日泛甘滩》是何巩道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文学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何巩道,作为明朝的文人,其生平和作品在当时引起了一定的关注。虽然关于他的具体信息较少,但他的作品《五月午日泛甘滩》展现了明代文学的特色与风貌。
  2. 创作背景:《五月午日泛甘滩》的创作背景同样值得探讨。通常文学作品的创作往往与其时代背景密切相关,何巩道通过描写泛舟甘滩时的山光水色,不仅抒发了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与人文精神。
  3. 艺术特色:《五月午日泛甘滩》在艺术上呈现了独特的魅力。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如“天色山光入艇凉,积潮横下白汤汤”以及“箫鼓临风急,一岸芙蓉趁雨香”,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效果,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而富有节奏感。
  4. 思想内涵:从思想层面上分析,《五月午日泛甘滩》不仅是一次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对人生百态的一种思考。例如诗中的离乱、飘零之感以及对于故乡的深深怀念,都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
  5. 文化价值: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五月午日泛甘滩》不仅展示了明代文人的审美追求和文化自信,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某些侧面。它让人们能够窥见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研究价值。

《五月午日泛甘滩》是何巩道的代表作之一,其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在当代仍被广泛传颂。对于喜欢文学和古典诗词的人来说,这首诗作是了解明朝文化的一个窗口,也是学习古代文人情怀的绝佳材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