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发碧鉴寄刘汉臣

竟似山阴雪夜船,有怀安道却徒然。
登楼尚滞艰难日,投笔徒悲壮盛年。
潮势远吞孤鹤岸,笛声高遍晚鸦天。
几家村店沉吟处,又向舟师索酒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舟发碧鉴寄刘汉臣》是明朝何巩道的作品。这首诗作不仅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此诗:

  1. 作者背景
  • 生平简介:何巩道是明朝的一位文人,其生平事迹不详。他创作了多首诗词作品,表达了自己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 文学成就:何巩道的诗作以情感真挚、语言清新著称。尽管现存作品不多,但每一篇都透露出他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及对美的追求。
  1. 诗歌原文
  • 诗句内容:诗中的“潮势远吞孤鹤岸,笛声高遍晚鸦天”描绘了一幅秋日江边的画面,孤独的船只在潮水和晚风中前行,而远处的孤鹤与天空中的乌鸦共同构成了一副宁静而又稍带凄凉的景象。
  • 情感表达:“有怀安道却徒然”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深深的怀念和无法相见的无奈,“登楼尚滞艰难日,投笔徒悲壮盛年”则反映了作者对于岁月流逝和壮志未酬的感慨。
  1. 艺术手法
  • 意象运用:诗中的“孤鹤”、“晚鸦”等意象,通过对比和衬托,强化了画面的孤独感和季节的凄凉感,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 语言风格:何巩道的用词简练而富有韵味,如“潮势远吞孤鹤岸,笛声高遍晚鸦天”,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了一个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江景图。

《舟发碧鉴寄刘汉臣》不仅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诗作,也是一首蕴含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与理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