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送汪鐏石

思归买得片帆轻,烟树苍茫雨后晴。
路似浮名终有尽,心同流水自相生。
上书世共嗟年少,问道吾将属老成。
从此蔽庐甘寂寞,野人羞作庙中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上送汪鐏石》是明末清初诗人何巩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一席之地。

何巩道,字皇图,广东香山人,明诸生,入清不仕。他的作品多表现出故国之思,其诗多感慨时世之变,抒发个人的情感体验。在这首诗中,“思归买得片帆轻,烟树苍茫雨后晴”展现了诗人对归途的向往与期待;“路似浮名终有尽,心同流水自相生”则反映了他对于人生哲理的理解。

《江上送汪鐏石》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江边送别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前途的祝福和自身处境的感叹。整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了江南水乡的美景以及人物的内心世界。诗中“路似浮名终有尽,心同流水自相生”一句,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也隐喻了人生的无常。

这首诗还体现了明代诗人特有的风格和追求。何巩道通过诗歌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他的诗作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江上送汪鐏石》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记忆和一种文化的传承。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