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夕乡心益切因寄潘剩水

南回乌雀绕空枝,凄断乡心半夜时。
愁裹有缘贫后得,梦中无路醒来知。
庭幽叶落声常早,海远潮归信每迟。
吟尽水栏霜月白,满天寒笛思谁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是夕乡心益切因寄潘剩水”是清代诗人何巩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深沉的乡愁和细腻的情感,展示了作者对于家乡的深切思念。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何巩道(约明末清初),字皇图,广东香山人。其为明诸生,入清后不仕,诗多故国之思。何巩道的诗作中,常常流露出对故国的怀念与哀伤。这种情感在《是夕乡心益切因寄潘剩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 诗句原文:”南回乌雀绕空枝,凄断乡心半夜时。愁裹有缘贫后得,梦中无路醒来知。庭幽叶落声常早,海远潮归信每迟。吟尽水栏霜月白,满天寒笛思谁伊。” 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充满了深意和美感。首句“南回乌雀绕空枝”,用乌雀绕枝的形象来表达作者对南方故乡的深深思念;次句“凄断乡心半夜时”,则描绘了夜深人静时,作者心中的乡愁愈发强烈。第三句“愁裹有缘贫后得”,反映了作者因贫穷而更深刻地体会到乡愁之苦;第四句“梦中无路醒来知”则表达了梦醒时分对故乡的无尽追忆和无奈。第五句“庭幽叶落声常早,海远潮归信每迟”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家乡的遥远。最后两句“吟尽水栏霜月白,满天寒笛思谁伊”以吟诗赏月、听笛思人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在孤独中的寂寞和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
  3. 诗歌鉴赏:何巩道的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家乡的简单回忆,更是对一种文化、历史和情感的深刻反思。它让人深思,为何一个曾经繁荣昌盛的地方,如今却成为人们心中难以割舍的记忆。这首诗的语言精炼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将读者引入了一个充满乡愁的世界。
  4. 文学影响:何巩道的这首诗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占有一席之地,它以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厚情感。许多后世的诗人都曾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创作出更多感人至深的作品。因此,可以说,何巩道的这首诗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文人墨客,也深远地影响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

《是夕乡心益切因寄潘剩水》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颗穿越时空的心与远方家乡的对话。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故乡的无限眷恋。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读者来说,何巩道的这首诗无疑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