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姚文初

廿年相见博罗城,夜夜僧庵绕佛行。
白发宫人频语旧,青衫司马共伤情。
别离梦断经三载,踪迹人传在两京。
若使寒灰能再热,与君同望一阳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姚文初》是明代诗人何巩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解读:

  1. 作者简介:何巩道(1480年-1530年),明代文学家、诗人,字公雅,自号青萝道士。他在明初以诗文名世,尤长于七律,有“七绝宗匠”之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善于运用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对后世影响深远。

  2. 诗作原文
    二十年来博罗城,夜夜僧庵绕佛行。
    白发宫人频语旧,青衫司马共伤情。
    别离梦断经三载,踪迹人传在两京。
    若使寒灰能再热,与君同望一阳生。

  3. 诗意解析

  • 二十年的相知相伴:诗的前两句“廿年相见博罗城,夜夜僧庵绕佛行”描述了两位老朋友二十年间的深厚友谊。他们共同经历了许多岁月,夜晚常常在寺庙中行走,围绕佛像,这反映了他们之间的默契和相互扶持。
  • 回忆往昔:“白发宫人频语旧”,这里的“宫人”可能指宫廷中的宫女或宦官,她们经常谈论过去的往事,而“白发”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
  • 共同的情感体验:“青衫司马共伤情”,青衫通常指代文人,此处可能指的是何巩道自己或其他文人。他们因为某种共同的情感经历或遭遇而感到悲伤。
  • 离别的痛苦:“别离梦断经三载”,这里“梦断”可能指梦境中断,意味着长时间的分别或思念。经过三年的分离后,再次团聚的愿望仍然遥不可及。
  • 未来的期待:“踪迹人传在两京”,虽然目前两人的行踪被记录在两地,但未来仍有重逢的可能。
  • 愿景:“若使寒灰能再热”,这句表达了一种希望和愿景,即使生命如同寒灰般凋零,也有重新焕发生机的可能。
  • 共同的愿望:“与君同望一阳生”,这里的“一阳生”是指万物复苏的春天,象征着新生命的开始和希望的到来。诗人希望自己和友人能够共同期待并迎接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阶段。

《寄姚文初》不仅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还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积极展望。这首诗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值得后人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