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节操冰檗坚,雪映黄堂鹤舞帘。
一瓷虽琐都无爱,信是清白由家传。
乃翁使夷曾却金,朝鲜犹说到于今。
为臣讵肯辱君命,为子何曾改父心。
包公昔不持一砚,谁谓人心随世变。
使君一瓷亦不持,昔日包心今又见。
安得人人如使君,穷檐茅屋皆生春。
清风高节激顽懦,坐令四海风俗淳。
一瓷不受为棠野祁公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一瓷不受为棠野祁公歌
在明朝的诗歌海洋中,利仁的《一瓷不受为棠野祁公歌》像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文学的天空。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无数读者的目光。
利仁的诗作常常蕴含深刻的哲理和对人性的洞察。而《一瓷不受为棠野祁公歌》便是这样一首杰作,它不仅描绘了一个具体的场景,更通过这一场景折射出作者对道德、忠诚与人格的深刻思考。诗中的“使君节操冰檗坚,雪映黄堂鹤舞帘”,生动地描绘了一位清廉官员的形象;他虽居高位却如冰檗般坚毅,其清白之心犹如洁白无瑕的瓷器,令人敬仰。这种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政治清明和社会正义的深切渴望。
诗人还通过对比手法,展示了不同人物之间的差异。“一瓷虽琐都无爱,信是清白由家传”,这句话揭示了即使身处琐碎之境,亦能保持清白之身的高尚品质,这是对个人品德的最高肯定。而“乃翁使夷曾却金,朝鲜犹说到于今”更是表达了历史的见证者,即便面对金钱诱惑仍坚守原则的精神风貌。这些内容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反映了他对时代精神的认同和倡导。
《一瓷不受为棠野祁公歌》不仅是一首赞美清廉的诗歌,它还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价值理念。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这首诗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它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坚守内心的纯洁和公正才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品质。
在阅读完这首诗后,我深深感受到诗人对于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于社会风气的深刻反思。利仁通过这首作品,不仅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人格的向往,也呼吁人们共同维护社会的正义与纯洁。这使我更加敬佩这位明代诗人的才华和胸怀,也让我更加珍惜当下这个时代所提供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