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池社集分得阳韵

入坐青山近,开尊属晚凉。
偶来寻白社,因得醉高阳。
露下侵江气,亭虚占月光。
还应怜夜色,鼓枻溯沧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龙池社集分得阳韵》是明代李孙宸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详细介绍:

  1. 诗人介绍
  • 生平背景:李孙宸,字伯襄,号建霞楼主人,是明代广东香山人。他的诗歌创作涉猎广泛,以模仿《三百篇》为宗,书法则师承魏晋诸家。他不仅在文学上有很深的造诣,还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他性格孝顺友悌、廉洁刚直,并且官至南京礼部尚书。
  1. 诗歌原文
    入坐青山近,开尊属晚凉。
    偶来寻白社,因得醉高阳。
    露下侵江气,亭虚占月光。
    还应怜夜色,鼓枻溯沧浪。

  2. 诗歌鉴赏

  • 意境描绘:诗中“入坐青山近”描写了诗人与友人相聚在靠近青山的环境中,享受着凉爽的晚夏时光。“开尊属晚凉”则是进一步表达了饮酒赏景的惬意,体现了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 情感表达:“偶来寻白社”,“因得醉高阳”,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在寻找志同道合之人共饮的情景,也表现出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刻的珍惜。
  • 自然描绘:“露下侵江气,亭虚占月光”,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江边的露水渗透到空气中,而亭子的空灵仿佛占据了月光,这样的画面充满了诗意。
  • 哲理思考:“还应怜夜色,鼓枻溯沧浪”。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夜晚美景的深深眷恋,也隐含着他对于人生旅途的哲学思考,如同划桨逆水而上,追寻人生的未知与可能。

《龙池社集分得阳韵》不仅是一首表现友情和自然美的诗作,更是一种追求自由与超然的人生态度的体现。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哲理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