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黄龙洞早起出坐流杯石

山眠披雾起,选石出林邱。
玉乳千秋漱,云光镇日浮。
放歌来独鹤,争席狎群鸥。
顿觉尘心洗,丹砂不待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宿黄龙洞早起出坐流杯石’是一首明代诗人李孙宸创作的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该诗歌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李孙宸(1631年-1712年),字伯襄,号槐轩,明代广东香山人,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作在艺术上追求自然清新,书法则以魏晋为师,草篆隶楷皆工,尤以《建霞楼集》闻名。

  2. 诗歌原文
    山眠披雾起,选石出林邱。
    玉乳千秋漱,云光镇日浮。
    放歌来独鹤,争席狎群鸥。
    顿觉尘心洗,丹砂不待求。

  3. 诗歌鉴赏:李孙宸的这首诗通过描写清晨登山观景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其中“山眠披雾起”描绘了晨起时的山峦被薄雾笼罩的景象;“选石出林邱”表达了诗人选择一处清幽之地,享受自然之美。而“玉乳千秋漱”则形容山泉如同玉石一般清澈,给人以纯净之感;“云光镇日浮”则描绘了阳光透过云雾,洒在山间,如云朵般浮动的美丽画面。最后两句,“放歌来独鹤,争席狎群鸥”,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界生物和谐共处的意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

  4. 历史影响:该作品作为明末文人李孙宸的代表之一,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地位,其对后世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对后来的山水诗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启示,许多后来的诗人在作品中也借鉴了李孙宸的手法,使得这一题材更加丰富和发展。

李孙宸的《宿黄龙洞早起出坐流杯石》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及其对自然的审美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