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仙台与诸子坐月

仙是何年聚,荒台旧有铭。
罡风璚佩响,彩雾羽衣明。
呼吸通群帝,迢遥隔五城。
坐来江月上,骊颔万珠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聚仙台与诸子坐月》是明代诗人李孙宸所作的一首古诗。该诗通过描绘聚仙台的荒凉景象和诸子夜坐的景象,展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进行介绍:

  1. 作者简介
  • 李孙宸(1592年—1670年),字伯阳,号青莲居士,浙江钱塘人,明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创作上,其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
  •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李孙宸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著称。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内容上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而且在形式上也体现了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
  1. 诗歌原文与翻译
  • 《聚仙台与诸子坐月》是一首描写山水美景与文人雅集的诗作。全诗如下:
仙是何年聚?  
荒台旧有铭。  
罡风纫佩响,  
彩雾羽衣明。  
呼吸通群帝,  
迢遥隔五城。  
坐来江月上,  
骊颔万珠莹。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古人雅集生活的向往之情。通过对山水、风月等元素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夜晚,诗人与友人相聚于聚仙台上,共享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
  1. 作品赏析
  • 在这首诗中,李孙宸巧妙地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诗中的“罡风”、“彩雾”等自然景观,以及“呼吸通群帝”等想象,都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想象力。
  •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
  1. 写作背景
  • 《聚仙台与诸子坐月》的创作背景主要是作者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受到当时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影响。这种背景不仅影响了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也使得作品具有了深刻的时代意义和历史价值。
  •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态度。

李孙宸的《聚仙台与诸子坐月》不仅是一首描写山水美景与文人雅集的诗作,更是一首充满深刻哲理和人文情怀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和独特见解,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朋友而言,这首诗无疑是一部值得一读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