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过望匡庐作

仙都万仞接蓬莱,秀结芙蓉面面开。
五老云霞空外举,九江风雨望中回。
洞传白鹿今谁主,社辟东林几客来。
自笑生平耽胜赏,翻从眼底负登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舟过望匡庐作》并非是文学作品,而是明末诗人李孙宸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庐山的秀丽景色和作者内心的感受,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下面是这首诗的一些主要信息:

  1. 作者简介:李孙宸,明代诗人,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2. 作品原文:仙都万仞接蓬莱,秀结芙蓉面面开。五老云霞空外举,九江风雨望中回。洞传白鹿今谁主,社辟东林几客来。自笑生平耽胜赏,翻从眼底负登台。
  3. 作品赏析: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庐山的自然之美以及诗人的心境。诗中的“仙都万仞接蓬莱”形容了庐山的高峻与神秘,而“秀结芙蓉面面开”则描绘了庐山的秀美景色。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向往。
  4. 创作背景: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目前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但考虑到李孙宸是明代的诗人,这首诗可能是在游览庐山时所作,或者是受到特定历史时期文人雅士游历名山大川的风气影响所创作。此外,诗中提到的“白鹿”可能是指神话传说中的仙人骑乘的白鹿,而“东林”则是佛教寺院的名称,这可能暗示了诗人在游览过程中的某种宗教或文化体验。

《舟过望匡庐作》是明代诗人李孙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而非文学作品。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庐山的自然之美和作者的内心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