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感怀和韩绪仲先生韵

守岁孤吟坐寂寥,条风解冻未全消。
八千道路归何日,四十年光逼此宵。
休论作客踪难定,且喜看花兴不遥。
柏叶倾残灯未烬,又随鹓鹭谒清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除夕感怀和韩绪仲先生韵》是明代诗人李孙宸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该作品展现了诗人在除夕之夜的所感、所思。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
    守岁孤吟坐寂寥,条风解冻未全消。
    八千道路归何日,四十年光逼此宵。
    休论作客踪难定,且喜看花兴不遥。
    柏叶倾残灯未烬,又随鹓鹭谒清朝。

  2. 诗歌内容解析

  • 守岁孤吟坐寂寥:描绘了诗人在除夕夜独自静坐的情形,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 条风解冻未全消:描述了天气转暖但仍未完全解冻的景象,寓意着新旧交替,既有温暖也有寒意。
  • 八千道路归何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旅途的迷茫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 四十年光逼此宵:通过时间的流逝来映衬除夕之夜的特殊意义。
  • 休论作客踪难定:表达了诗人对漂泊不定生活的感慨。
  • 且喜看花兴不遥:即使在除夕这样特殊的时刻,诗人也能享受到赏花的乐趣。
  • 柏叶倾残灯未烬:描绘了除夕夜的温馨场景,虽然灯火将尽,但仍不失家的温暖。
  • 又随鹓鹭谒清朝:象征着诗人愿意追随国家的步伐,投身于新的事业或生活之中。
  1. 诗人介绍
  • 李孙宸,明代著名诗人,以其精湛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诗风而闻名于世。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深受读者喜爱。
  1. 诗歌鉴赏
  • 艺术手法:李孙宸运用了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使得这首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 意境营造: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和内心感受的抒发,构建了一种既寒冷又温暖的除夕之夜的氛围。
  • 思想内涵: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生活的感叹,更蕴含了对时代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除夕感怀和韩绪仲先生韵》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幅描绘历史变迁和社会风貌的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还可以从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历史传承的脉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