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叶吏部赴朝

赐金循吏著高名,官拜仙郎美且清。
物望中朝推简要,主恩一旦重钧衡。
帆前曙拂千花影,马首宵随独雁声。
转石丝纶怜此日,何当启事佐升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叶吏部赴朝》是明代李孙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介绍
  • 李孙宸,明朝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作为一位进士出身的文学家,他的生平和作品都值得深入了解。李孙宸不仅在文学上有深厚的造诣,还在政治和教育领域有所建树,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他的诗文在当时受到广泛的认可和赞誉,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诗歌原文
  • 赐金循吏著高名,官拜仙郎美且清。物望中朝推简要,主恩一旦重钧衡。帆前曙拂千花影,马首宵随独雁声。转石丝纶怜此日,何当
  1. 诗歌赏析
  •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叶吏部赴朝的情景。诗中的“帆前曙拂千花影”等句,形象地展现了早晨的美景,使人仿佛能感受到那宁静而美好的氛围。同时,诗中的“主恩一旦重钧衡”则表达了诗人对叶吏部仕途顺利、前程似锦的美好祝愿。
  • 在艺术手法上,李孙宸采用了平实而不失华丽的语言风格,使得整首诗歌既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又具有很强的可读性。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期许,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态度。
  1. 创作背景
  • 《送叶吏部赴朝》的创作时间具体不详,但可以推测它是在李孙宸担任翰林院编修期间所作。当时叶吏部即将赴任朝廷,作为翰林院编修,李孙宸有责任和义务为其送上祝福,同时也借此机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敬意。此外,李孙宸还曾写过其他一些与官场生活相关的诗作,如《登科后寄怀张南轩》、《咏史》等,这些作品都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官场生活的深刻理解。

《送叶吏部赴朝》不仅仅是一首诗歌的简单描述,它还是李孙宸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和欣赏,读者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的艺术才华,还可以从中感受到他们对友情和社会责任的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