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元旦

去岁兹辰侍未央,听鸡簪绂入班行。
钩陈甫辑诸侯瑞,便殿旋披讲幄章。
持节几旬违鹭侣,驱车何地不羊肠。
扁舟又喜春风好,回首莺花望帝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舟中元旦》是一首七言律诗,由明代诗人李孙宸所作。这首诗不仅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在特定节日时刻的情感体验和人生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李孙宸是明代的文学家,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创作风格著称于世。李孙宸的诗歌往往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为特点,能够在简单的文字中展现出丰富的情感和深远的思考。
  2. 诗歌原文:《舟中元旦》是李孙宸的作品之一,全文如下所示:“爆竹散晴烟,湘江万里船。客行方楚尾,春至在舟前。长日开新景,乡心续旧年。高堂良宴会,相望在遥天。”
  3. 诗意解读与赏析:首句“爆竹散晴烟”,通过描绘新年时放鞭炮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热闹而喜庆的氛围,同时也暗示着新的一年的到来和希望的开始。接着“湘江万里船”,则通过描写远行的船只和湘江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的期待。第三句“客行方楚尾,春至在舟前”,反映了诗人作为游子的身份,在旅途中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厚意。第四句“长日开新景,乡心续旧年”,描绘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新的景色不断展现,而对故乡的思念却始终如一,这两句诗巧妙地将自然的变化与人的情感紧密联系起来,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最后一句“高堂良宴会,相望在遥天”,则通过描写家中的高堂和宴会的场景,表达了对亲情和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远方的思念和对过去的回忆。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共生观念。

《舟中元旦》不仅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作,更是一首蕴含着深刻哲理和人文关怀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