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苞红艳韩家花,二月春光压槛斜。
知是江郎清梦后,彩毫浮动赤城霞。
辛彝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辛彝花》是明代诗人李孙宸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作者生平:李孙宸,字伯襄,是广东香山人,万历四十一年中进士,曾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其诗作受《三百篇》影响颇深,书法上则师承魏晋时期名家,草篆隶楷皆精通。《建霞楼集》是其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他的文学造诣和对传统诗歌的传承与发展。
创作背景:《辛彝花》的创作时间与背景虽不明确,但结合其作品风格来看,该诗可能是在其任职期间或归隐后所作,以抒发个人的情感与志趣。
主题思想:诗中的“知是江郎清梦后”可能寓意着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而“彩毫浮动赤城霞”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反映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淡泊的心态。
艺术特色:李孙宸的诗歌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深邃的内涵。《辛彝花》作为其作品之一,不仅在形式上遵循了古典诗歌的格律,更在内容上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与深情寄寓,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和谐的赞美。
文化价值:《辛彝花》不仅是李孙宸个人诗歌创作的佳作,也是明代诗歌文化的珍贵遗产。通过研究这首诗及其作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诗歌的风格特点和审美取向,同时也有助于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李孙宸的《辛彝花》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精湛的艺术手法和独特的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珍珠,值得后人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