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洪都

春波拍岸平,双桨一舟轻。
燕麦偏伤雨,莺花已负晴。
荒亭徐孺宅,遗堞灌婴城。
北去南来客,都缘利与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洪都》是明代李昌祺创作的一首描写江南景色的五言律诗。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背景:李昌祺,明江西庐陵人,字子昌,号东阳。他是明代初期的一位文学家,以擅长写景抒情见长,其作品多描绘山川自然之美和人文景观,风格清新脱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作品在当时和后世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赞誉。

  2. 作品内容

  • 春波拍岸平:描述了春天的江水拍打岸边的情景,给人以宁静而生动的感受。
  • 双桨一舟轻:通过描写船桨划动的声音与轻快的船只,勾勒出一幅春日游船的画面。
  • 燕麦偏伤雨莺花已负晴:描绘了雨水中生长的燕麦以及因雨水而变得凋零的鲜花,同时暗示了天气的变化和季节的更迭。
  • 荒亭徐孺宅:提到了一座荒废的亭子,徐孺子曾经在此居住,象征着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
  • 遗堞灌婴城:描述了城墙残破的景象,可能隐含着对过去辉煌的怀旧和对现实的感慨。
  • 北去南来客:表达了人们因名利往来而南北奔波的生活状态,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次洪都》不仅仅是一首描写江南风光的诗作,更是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传达出了对生活变迁和历史沧桑的感悟,同时也展示了明代初期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观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