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息县

岁晏经新息,晨征念路遥。
轻冰方尽合,残雪未全消。
行客归心切,居民馁腹枵。
停车徒自感,只合返渔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经息县》是明代诗人李昌祺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信息:李昌祺,字昌祺,号东阳山人,生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卒于正统五年(1440年)。李氏为江西庐陵人,其生平经历颇为坎坷,曾参与《永乐大典》的编纂工作,后因政治原因被贬至边远地区。他不仅在文学上有造诣,还曾任职吏部郎中,但最终以退隐山林为主,著有《运甓漫稿》。

  2. 诗歌内容:《经息县》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冬日的景象来体现作者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与思考。诗中的“岁晏经新息,晨征念路遥”反映了作者对时间的流逝和个人旅程的感慨。而“轻冰方尽合,残雪未全消”则形象地描绘了季节更迭带来的变化和影响。诗中还表达了归心似箭的旅人和饥肠辘辘的居民,以及他们内心的焦虑和无奈。最后一句“停车徒自感,只合返渔樵”更是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归隐田园的情怀。

  3. 文学价值:《经息县》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探索。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折射出人生的悲欢离合,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纷扰的美学追求。

  4. 地域特色:《经息县》作为明代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地域色彩。它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息县文化的载体,通过诗的形式展示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这种文学形式在保存和传播地方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昌祺的《经息县》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情感和哲学思考,也代表了明代诗歌的一个高峰。它以其深刻的内涵、精湛的艺术表现力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