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掖书怀次周编修韵

清禁遥当辇路开,长廊斜抱御沟回。
钟声欲动龙楼启,扇影初移鹤驾来。
十载中朝多制作,一时东观盛人才。
掖垣梧竹凌霄汉,尽是高皇旧日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西掖书怀次周编修韵》是明朝诗人李昌祺创作的一首七言排律。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作品的内容及背景:

  1. 作者简介
  • 李昌祺,明代江西庐陵人,字昌祺,以其字行。他出身名门望族,自幼聪颖过人,永乐二年中进士,选为庶吉士,参与了《永乐大典》的编纂工作。他的仕途起伏较大,曾因罪被贬,但晚年归隐二十余年,致力于文学创作。他的诗作以清新脱俗、意蕴深远而著称,尤其在明初文人群体中享有盛誉。
  1. 作品原文
  • 清禁遥当辇路开,长廊斜抱御沟回。
  • 钟声欲动龙楼启,扇影初移鹤驾来。
  • 十载中朝多制作,一时东观盛人才。
  • 掖垣梧竹凌霄汉,尽是高皇旧日栽。
  1. 诗歌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居住的宫苑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宫廷生活的繁华与庄严。诗中“清禁”和“长廊”等词汇,传达了皇家宫苑的独特氛围。
  • 诗人通过观察宫廷中的日常生活,表达了对权力中心的复杂情感。诗中的“钟声欲动”和“扇影初移”,暗示了宫廷中的权力斗争和人际关系。
  • 整首诗语言华丽而不失深意,反映了明代初期宫廷生活的风貌。诗中不仅描绘了外在的环境,更深入探讨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体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技巧。

《西掖书怀次周编修韵》不仅是李昌祺个人才华的展现,也是明代宫廷文化的集中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初期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其文学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