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谣示七郡父老

昔年我来徵需重,尔有田园何暇种。今年我来民差好,诸般免却无烦恼。
昔年逃夫今不追,昔年逋租今不陪。今年频赦昔年罪,昔年流移仍抚绥。
白头父老来汝告,朝廷厚恩要补报。便应差徭莫欠粮,休赌钱钞勿为盗。
勿为盗,休赌钱,男子务稼穑,女子治丝绵。俗皆淳美人晏然,我亦思如召伯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昔年谣示七郡父老》是明代诗人李昌祺创作的一首杂言诗。这首诗通过描绘往年和今年的对比,传达了一种从征赋重压到民不聊生的深刻变迁,以及对过去与现在政策变化的感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分析:

  1. 诗歌内容
  • 诗中反映了作者对过往赋税政策的怀念,以及对于当前社会状况的反思。通过对往昔税收繁重与现今税负减轻的对比,表达了对社会变迁的感慨。
  1. 艺术特色
  • 李昌祺在这首诗中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视角。他不仅通过直接叙述来表达情感,还巧妙地使用了对比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 历史价值
  • 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研究明代社会经济状况的重要资料。它提供了了解当时政府政策变化及其对民众生活影响的窗口。

《昔年谣示七郡父老》不仅仅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更是李昌祺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相结合的产物。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批判,这首诗映射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同时也体现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和社会责任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