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梧满秋庭,萧萧凉气早。
孤灯照跏趺,高僧坐来晓。
风清鹤梦醒,云淡钟声杳。
尘事永相忘,心空众缘了。
秋夜宿东白启师方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夜宿东白启师方丈》鉴赏
沈遇的《秋夜宿东白启师方丈》是一首充满哲理与禅意的诗作。在这首作品中,作者通过描绘一个宁静而深远的夜景,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事超然物外、心无旁骛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艺术造诣,也体现了其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诗歌开头“竹梧满秋庭,萧萧凉气早”,便营造了一个清冷而宁静的氛围。这种氛围与诗人的内心世界相互呼应,预示着接下来将展开的是对尘世纷扰的超脱思考。紧接着,“孤灯照跏趺,高僧坐来晓”两句,描绘了一幅高僧入定,孤灯相伴的画面,这不仅是对高僧修行生活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孤独与寂静的写照。
随着诗句的推进,“风清鹤梦醒,云淡钟声杳”一句中,诗人用自然景象的变化来隐喻心境的转变。这里的“风清”暗示着心灵得到了净化,而“云淡”则象征着放下了世间的繁杂与纠葛。“尘事永相忘,心空众缘了”则是整首诗歌情感升华的地方,诗人以“尘事”与“心空”作为对立面,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达到心灵自由的境界。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更通过景物变化传达出诗人内心的转变。它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摹,更是对人生态度的一种抒发,通过对自然的观照,反映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和追求。
沈遇的《秋夜宿东白启师方丈》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佳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反思,诗人展现了自己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颂,更是对人的心灵境界提升的一次深刻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