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怀旧

官柳阴阴锁汴桥,暖催晴绿上兰挠。
花迎后土依然在,人去东风不可招。
紫陌渐稀春试马,青楼殊绝夜吹箫。
回看烽火连云起,应使江淹叹寂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广陵怀旧》是明代诗人汪广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对过去扬州的怀念之情。以下是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汪广洋,元末明初时期的人,出生于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后因政治变迁流寓太平。他以诗歌见长,尤以篆隶书法闻名。在明朝建立初期,他曾担任过多个职务,包括中书参政等,但最终因胡惟庸党案被谪海南,赐死。他的文学成就和人生经历都为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迹。
  2. 创作背景:《广陵怀旧》的创作时间虽不详,但从汪广洋的生平来看,这首诗很可能是在其流寓太平期间所作。这一时期,他可能经历了许多感慨和思索,因此写下了这首怀古之作。同时,作为明代中期的文人,他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政治局势也有着深刻的观察和思考。
  3. 作品主题:汪广洋的这首诗主要表达的是他对广陵(即扬州)的怀念之情。诗中描绘了广陵的美丽景色,如官柳阴阴、花吟后土等,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过去扬州繁华生活的无限眷恋和惋惜。这种怀旧之情不仅仅是对一个地方的留恋,更是对过往生活和文化的一种追忆与反思。
  4. 艺术手法:从艺术角度来看,《广陵怀旧》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隐喻历史的变迁和个人的情感。例如,“回看烽火连云起”一句,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不安。此外,诗中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押韵、对仗等方式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美感。
  5. 历史影响:《广陵怀旧》不仅是汪广洋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明代文人对历史和文化的一种反思。诗中所体现的怀旧情绪在当时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研究明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文献之一。

《广陵怀旧》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时代变迁的艺术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貌,同时也对当代的文学创作和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