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月挂遥岑,层城曳素阴。
寒分宫树净,影落御沟深。
结冷悲羌笛,匀霜上捣砧。
西园芳宴后,白雪复谁吟?
同皇甫缮部寒夜城南咏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同皇甫缮部寒夜城南咏月》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李攀龙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而且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李攀龙,字于鳞,号沧溟,生于明嘉靖年间,历城人,是明代“前七子”之一,与谢榛、王世贞等共同倡导了文学复古运动。他的诗歌创作深受其时代背景的影响,同时也展现了个人独特的艺术风貌。
《同皇甫缮部寒夜城南咏月》是李攀龙在明代创作的一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在寒冷的夜晚,对月光的深刻感受以及对友人相聚的怀念之情。全诗如下:
片月挂遥岑,层城曳素阴。
寒分宫树净,影落御沟深。
结冷悲征笛,匀霜上捣砧。
西园芳宴后,白雪复谁吟。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在寂静寒冷之夜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和比喻,如“片月”、“层城”、 “宫树”、“御沟”等,这些意象既富有画面感,又充满了情感色彩,使得整首诗读来既有视觉的美感也有听觉的韵致。
这首诗还体现了李攀龙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他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平仄、对仗等手法,使诗歌的节奏和音律更加和谐动听。同时,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绘的场景之中,感受到那种深深的寂寞和淡淡的哀愁。
李攀龙的这首《同皇甫缮部寒夜城南咏月》不仅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卓越的艺术才能,也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