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小酌

亲朋满座笑开眉,云澹风轻节物宜。
浅酌未忘非好酒,老怀聊乐为乘时。
堂瓶烂漫葵枝倚,奴髻鬅鬙艾叶垂。
见享太平身七十,馀年能补几篇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端午小酌》中的文学韵味

沈周,明代诗人,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长洲人。隐居乡里,奉母耕读,终身不仕。其画闻名当代,与唐寅、文徵明、仇英并称“明四家”。而他的诗歌作品,如《端午小酌》,则以淡雅的笔触描绘了端午佳节的宁静与闲适,以及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体悟。

这首诗作展现了诗人在端午佳节中的生活情景。诗中的“堂瓶烂漫葵枝倚,奴髻鬅鬙艾叶垂”描绘了端午节日里,家人围坐在门前,品着美酒,欣赏着盛开的花朵和飘动的艾叶,营造出一种和谐愉悦的氛围。而“见享太平身七十,馀年能补几篇诗”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人生经历的感慨,表达了他对岁月静好、能够有更多时间来创作诗歌的满足感。

诗中的“浅酌未忘非好酒,老怀聊乐为乘时”两句,既体现了沈周对美酒的喜爱,也反映了他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他通过简单的饮酒行为,表达了对当下生活的享受与珍惜。

这首诗不仅以其优美的意境吸引了读者,更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节日庆祝的精神内涵。它让人们在品味端午文化的同时,也能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端午小酌》作为沈周的经典之作,无疑是中国文学史上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