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登虎山

月色风光知几到,好奇今补雪中缘。
急排岩树开高阁,生怕溪山又少年。
城郭万家群玉府,塔檐千溜半空泉。
杳茶美酒殊酬酢,似此登临亦可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雪中登虎山》是由明代诗人沈周创作的一首古诗。《雪中登虎山》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内心世界的抒发。

《雪中登虎山》的作者沈周,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是明代著名的文人画家。他不仅在绘画上有着极高的成就,而且在诗歌创作上也颇有建树,与唐寅、文徵明、仇英并称“明四家”。他的诗作以任情随事、不主一家的风格著称,深受后人推崇和喜爱。

从这首诗的内容来看,它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雪景图。诗人通过细腻的语言,将雪中登虎山的景象生动地展现出来。诗中的“月色风光知几到,好奇今补雪中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而“城郭万家群玉府,塔檐千溜半空泉”则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展现了雪后的古城和高阁之美。诗人还通过“急排岩树开高阁,生怕溪山又少年”这样的句子,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珍惜。最后,“似此登临亦可传”一句,更是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美好体验的珍视和传承的愿望。

《雪中登虎山》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自然景观欣赏和情感抒发的诗作,也是明代文化的一个缩影,体现了当时文人对于自然美的崇尚和艺术创作的追求。这首诗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是了解明代文化和诗人情感世界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