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久客

宛丘击鼓滞归人,酒盏花枝日日新。
千里盐资方责楚,十年缯算未收秦。
关临落月鸡催梦,路逆西风马避尘。
乡信悠悠不堪寄,深闺愁绝雁声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讽久客》是明代诗人沈周创作的一首诗。该诗通过描绘宛丘击鼓和归人的情景,反映了作者对久居他乡之人的深切同情和关切。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之一。
  • 沈周一生以耕读为生,不仕于朝,其绘画和诗文在当时皆有极高声誉,与唐寅、文徵明、仇英并称为“明四家”。他的画作风格独具匠心,尤以山水、花鸟、人物画见长。
  1. 诗句原文
  • 宛丘击鼓滞归人,酒盏花枝日日新。
  • 千里盐资方责楚,十年缯算未收秦。
  • 关临落月鸡催梦,路逆西风马避尘。
  • 乡信悠悠不堪寄,深闺愁绝雁声春。
  1. 诗句翻译
  • “宛丘击鼓滞归人”:宛丘的鼓声使得归人停留,无法回家。
  • “酒盏花枝日日新”:每日都像饮酒赏花般地生活,生活似乎没有变化。
  • “千里盐资方责楚”:因为长途运输的盐被要求缴纳给楚国。
  • “十年缯算未收秦”:经过十年的努力仍未收回之前的财物。
  • “关临落月鸡催梦”:夜晚关门时月亮落下,鸡鸣催促着人们进入梦乡。
  • “路逆西风马避尘”:道路崎岖,西风吹动尘土,马匹也不愿前行。
  • “乡信悠悠不堪寄”:远方的信件漫长而沉重,无法寄出。
  • “深闺愁绝雁声春”:在深深的闺房中,听到大雁的叫声便感到无比的愁绪,春天的到来也难以驱散心中的愁云。
  1. 作品赏析
  • 《讽久客》通过对宛丘击鼓和归人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漂泊在外之人的同情与理解。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沉,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理冲击。
  • 诗人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等,增加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同时,诗中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人深思。
  1. 写作背景
  • 此诗创作于沈周晚年,此时他已经功成名就,远离了官场的纷扰。诗中的情感表达可能源于他对那些长期在外漂泊的人们的关注与同情。
  1. 艺术特色
  • 《讽久客》的诗风简洁明快,语言质朴自然。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久居他乡之人的深深关切。
  • 诗歌中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使人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笔下的那个静谧而充满诗意的世界。
  1. 社会影响
  • 《讽久客》不仅是沈周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明代文人生活、思想状态的重要文献。
  • 该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思想内涵,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讽久客》作为沈周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水平,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内心世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