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精思成此稿,吴乡吟辈未堪侪。
揠苗岂是时能长,啖蔗应知老渐佳。
虽止百篇诸体备,不拘一律大方谐。
野航秋水空尘迹,细屦春风有好怀。
公道未应无赏识,文章安可使沈埋。
冠端感慨仪曹笔,跋尾吹嘘借舫斋。
已藉二君高论在,赘辞惭愧老夫偕。
题朱性甫诗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朱性甫诗稿》的文学魅力
沈周,字启南,号石田,是明代著名的诗人。他在隐居乡里、奉母耕读的同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文,其中《题朱性甫诗稿》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题朱性甫诗稿》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都为这首诗增添了不少色彩。据传,沈周在四十岁时完成了这首诗。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其诗作以抒情见长,不拘泥于某一形式,而是广泛涉猎多种文体。他擅长绘画,与唐寅、文徵明、仇英并称“明四家”。在文学方面,他任情随事,不主一家。
《题朱性甫诗稿》的原文充满了深刻的哲理。诗中写到:“四十精思成此稿,吴乡吟辈未堪侪。揠苗岂是时能长,啖蔗应知老渐佳。”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深刻理解。他认为,时间是不可逆的,揠苗助长的行为是不可能成功的。而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应当懂得珍惜时间,享受生活。这种思想既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题朱性甫诗稿》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中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一幅画,让人仿佛置身其中。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它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
《题朱性甫诗稿》是一首具有深刻哲理和艺术价值的诗。它不仅展现了沈周的文学才华,也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诗歌的力量。这是一首值得我们深入阅读和欣赏的诗。
沈周的《题朱性甫诗稿》以其深刻的哲理、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我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