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嗣淳家兄

洛阳千古地,宰邑有吾兄。
露冕行□过,壶浆遮道迎。
云遄雍邱国,花重高阳城。
翘首长安近,双凫切太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嗣淳家兄》是明朝李之世的作品,一首表达对兄长离别之情的诗作。《寄嗣淳家兄》通过细腻的描述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兄长的关切与不舍。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
  • 李之世生活在明朝中后期,他的创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与变迁。在这首诗中,李之世可能目睹了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的景象,这种背景下的创作往往带有深刻的情感色彩和政治寓意。
  • 此诗可能是作者在特定历史时期,如兄长赴京或离乡之际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兄长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未来可能无法相见的忧虑。
  • 从作品内容来看,此诗应是李之世对其兄长的一种慰问和祝福,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故乡洛阳深厚的感情。
  1. 诗歌原文
    《寄嗣淳家兄(时为杞县宰)》的原文如下:
    洛阳千古地,宰邑有吾兄。
    露冕行 过,壶浆遮道迎。
    云遄雍邱国,花重高阳城。
    翘首长安近,双凫切太清。

  2. 诗歌赏析

  • 主题与情感:这首诗以洛阳为背景展开,通过对洛阳的历史景观和个人遭遇的描写,传达出对兄长的深深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诗中的“翘首长安近”一句,表达了对兄长安全到达目的地的关切与期待,而“双凫切太清”则象征着对远方兄弟的思念。
  • 艺术手法:诗篇采用了典型的古诗形式,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情感的场景之中。其中,“露冕行 过,壶浆遮道迎”描绘了一幅热情欢迎的场景,展现了洛阳人民对贤能官员的尊敬与爱戴。
  1. 文学价值
  • 情感真挚:李之世的这首诗充满了真挚的情感,通过简洁而富有力量的文字,传达出对兄长的深切关怀和不舍之情。
  • 文化价值:作为明代的文学作品,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为后世提供了了解那个时代文化的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状况。
  1. 阅读建议
  • 在阅读《寄嗣淳家兄》时,建议读者先了解明朝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背景。
  • 这首诗语言简练,但情感丰富,适合细细品味其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同时,也可以尝试结合具体的历史文化知识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寄嗣淳家兄》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段跨越时空的情感交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了解到李之世的写作风格和技巧,还能感受到古人对于亲情、友情的珍视与执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