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阳仲容九闳过饮凤城旅馆

倦游无岁月,可似滞周南。
客计穷相傍,乡愁酒共酣。
时名骄白眼,世路误青衫。
牢落归何晚,徒令短铗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林阳仲容九闳过饮凤城旅馆》是李之世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明代著名诗人,他工诗善书,尤擅云林山水,其作品清约可爱。李之世不仅诗歌造诣深厚,还曾历任琼山教谕、池州府推官等职,后因身体原因辞职归隐。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观为题材,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2. 诗歌原文
    倦游无岁月,可似滞周南。
    客计穷相傍,乡愁酒共酣。
    时名骄白眼,世路误青衫。
    牢落归何晚,徒令短铗惭。

  3. 主题解析

  • 倦游与归隐:诗中“倦游无岁月”反映了诗人长时间的漂泊生活和内心的倦怠感,而“可似滞周南”则透露出诗人对稳定生活的向往。
  • 人生感慨:通过“客计穷相傍”和“乡愁酒共酣”,诗人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现实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故乡深深的思念。
  • 世态炎凉: “时名骄白眼”和“世路误青衫”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虚伪和冷漠,反映了诗人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 自我反省:“牢落归何晚,徒令短铗惭”则是诗人对自己未能及时归隐感到遗憾的情绪表达,反映了他内心的挣扎和不安。
  1. 创作背景
  •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明朝中期,李之世经历了长期的仕途生涯后选择辞官归隐。他的这一决定可能受到了当时社会环境和个人心理状态的影响。
  1. 鉴赏评价
  • 《林阳仲容九闳过饮凤城旅馆》以其简洁的语言、深刻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成为李之世作品中的经典之作。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李之世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和情感世界。

《林阳仲容九闳过饮凤城旅馆》不仅是李之世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也是研究明代诗歌艺术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读者不仅能领略到古典诗歌的韵味,也能从中感受到诗人对于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