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绮堂为潘孺朗题

潘郎雅自爱闲居,世业先朝典石渠。
红字镂牙悬秘检,彩毫抽牍写新书。
堂开绿野春相媚,思濯澄江锦不如。
知是凤毛将振藻,青藜光照绮窗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绚绮堂为潘孺朗题是一首由宋代诗人陆游所创作的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淳熙十四年(1187年),诗人在临安(今杭州)任通判时,应潘孺朗之邀而为其题写绚绮堂。

陆游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和坎坷。他曾担任过多个职务,包括知州、枢密院编修官等。他的诗歌作品广泛流传,被后人传颂。绚绮堂为潘孺朗题就是其中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绚绮堂为潘孺朗题

天开阊阖下云间,
人世无如此地闲。
万卷书成身外事,
一声钟彻五更山。

首句“天开阊阖下云间”,描绘了绚绮堂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阊阖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天门,象征着神圣和威严;云间则暗示着这里云雾缭绕、神秘莫测。这两句诗既写出了绚绮堂的壮丽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此地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第二句“人世无如此地闲”,进一步强调了绚绮堂的宁静与舒适。这里的“闲”字,既是指时间上的闲适,也是指心境上的自在。诗人通过对比人世间的喧嚣与绚绮堂的宁静,表达了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第三句“万卷书成身外事”,则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这里的“万卷书”指的是浩瀚的书籍,而“身外事”则表示这些书籍已经成为了诗人生活中的次要事务。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自己对知识的痴迷和执着,以及对知识带来的自由与解脱的珍视。

最后一句“一声钟彻五更山”,则描绘了绚绮堂中晨钟暮鼓的场景。五更山是指凌晨时分的山景,这里用来形容晨钟的声音穿透山谷、回荡四野的情景。这一句诗既有实景描写,也有象征意味,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

绚绮堂为潘孺朗题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佳作,它以绚绮堂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和知识追求的向往和赞美。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了解宋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