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小金山鳌峰寺

空门幽绝处,系艇一登临。
壁削江浮玉,云垂地布金。
断碑穿竹径,挥麈坐松阴。
千载峨嵋客,回看出世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小金山鳌峰寺》是明代李英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与内心的出世之情。以下是对该诗歌内容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李英(一五四四—一六〇九),字少芝,顺德人。他早年家境贫寒,曾因家贫无以自资,以青衣给事欧大任。欧大任欣赏他的才华,视若己出,让他得以在官场中历练二十馀载。李英凭借其出色的诗才和文才,赢得了当时人们的广泛赞誉,被时人称为“青衣诗人”。欧大任死后,李英归隐龙津,隐居期间,他过着卖酒、交游文人的生活,并有诗集《餐霞》、《历游》、《当垆》等作品传世。

  2. 诗歌原文
    空门幽绝处,繫艇一登临。 壁削江浮玉,云垂地布金。 断碑穿竹径,挥麈坐松阴。 千载峨嵋客,回看出世心。

  3. 诗歌赏析

  • 空门幽绝处: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寺院的神秘和宁静氛围的感受。空门即佛教禅宗所指的“空”的门径,幽绝则形容环境之静寂,两者结合传达了诗人对这一场所的深深敬仰。
  • 系艇一登临:诗人选择系下船桨,是为了登临这座位于山水间的寺庙。这一行为象征着他对自然的亲近以及探索未知的渴望。
  • 壁削江浮玉,云垂地布金:描绘了小金山的壮丽景色,用玉和金比喻周围的山石和云雾,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 断碑穿竹径:暗示了小岛上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断碑可能指的是古时的题刻或者残损的石碑,而穿竹径则表明这些遗址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 挥麈坐松阴:挥麈即手持拂尘的动作,象征性地表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坐在松树的阴翳之下,体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平和与超脱世俗的心态。
  • 千载峨嵋客,回看出世心:诗人将自己比作峨眉山上的僧人,表达了超越尘世纷扰、追求心灵解脱的愿望。这里的“出世心”指的是超脱世俗纷争,寻求心灵的安宁与自由。

李英的《游小金山鳌峰寺》不仅以其优美的诗句捕捉了自然之美,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修行和自然的深刻理解。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风光的赞美,更是对生活哲学的思考,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