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萧龙石夜坐

客地相逢日,孤灯夜话时。
看花频拂麈,对酒重论诗。
月落乌声切,天寒雁影迟。
无何成远别,应此系吾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与萧龙石夜坐》是明代诗人李时行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在客地相逢时的寂寞和孤独,以及与友人萧龙石共度时光的情感体验。

这首作品通过简洁而富有情感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充满诗意的夜晚景象。诗中“看花频拂麈,对酒重论诗”展现了作者与朋友之间轻松自在的交流氛围,同时也反映了文人骚客对于文学艺术的追求和热爱。

诗中的“客地相逢日,孤灯夜话时”描述了一种远离故乡,独自面对孤独夜晚的景象。这种背景设定不仅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寂寥。

“月落乌声切,天寒雁影迟”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月亮渐渐落下,乌鸦的叫声清晰可辨,而天空中的大雁影却迟迟不归。这样的描写不仅增加了诗句的画面感,还加深了诗歌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中所表达的那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无何成远别,应此系吾思”表达了一种无奈的情感,诗人在离别之际感到无奈和悲伤。这句诗不仅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是对未来重逢的期望。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李时行的诗歌风格及其背后的文化意涵。

《与萧龙石夜坐》不仅是一首优美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刻人文情怀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理解,不仅可以领略到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还能深入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体在社会中的位置和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