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陆郎中归隐林屋

石林幽胜远人群,清隐于今独有君。
暑去未消岩下雪,风来犹带涧边云。
半窗月色留僧话,一径松阴共鹤分。
遥想北山著书处,他年应不愧移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陆郎中归隐林屋》是明代诗人李时行所作。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祝福,也反映了古代文人追求自然和内心宁静的生活哲学。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李时行,明代诗人,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诗作多以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见长,其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 《赠陆郎中归隐林屋》是李时行创作于明代的一首著名古诗。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陆郎中归隐生活的深切祝愿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1. 诗歌原文:《赠陆郎中归隐林屋》石林幽胜远人群,清隐于今独有君。暑去未消岩下雪,风来犹带涧边云。半窗月色留僧话,一径松阴共鹤群。
  2. 诗歌解析
  • “石林幽胜远人群”:这句话描绘了陆郎中所在之地的自然景观——一个寂静而美丽的石林,远离尘嚣,只有少数几人能够欣赏到这里的美景。
  • “清隐于今独有君”:表达了对陆郎中隐居生活方式的赞赏,认为只有像他这样清心寡欲的人才能够享受到真正的隐逸生活。
  • “暑去未消岩下雪,风来犹带涧边云。”:通过描绘夏日过后山岩下仍存余热、冬日寒气中仍有涧边云雾的景象,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多端和季节更迭的美。
  1. 艺术特点:《赠陆郎中归隐林屋》在艺术上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 意境深远:诗中的景物描写不仅停留在视觉层面,还融入了情感与哲思,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 语言凝练:尽管篇幅不长,但每一句都经过精心设计,既表达了丰富的内容,又保持了语言的精炼和美感。
  1. 文化价值
  • 历史价值:作为明代的文学作品,它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文化背景提供了重要线索。
  • 教育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1. 现代意义
  • 环境保护意识:诗中对自然的赞美和向往,提醒现代人要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心灵慰藉作用: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首诗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心灵的慰藉,鼓励人们放慢脚步,享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

《赠陆郎中归隐林屋》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还在历史文化、现代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爱好文学的朋友来说,这首诗不仅是一次美妙的阅读体验,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