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头霜落角声残,晓度关城匹马寒。
岁晚交游知己少,天涯烽火别君难。
冯欢何用空弹铗,梅福惟应早挂冠。
归去蒋陵寻旧隐,著书宁复下长安。
送吴国博还金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吴国博还金陵》是明代诗人李之世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切之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与自然景色的互动关系。
在探讨《送吴国博还金陵》的具体内容之前,需要先了解其写作背景和作者信息。李之世是一位生活在明代的文人,他通过自己的诗歌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景观的感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虽无确切记载,但从内容上分析,可推测它写于李之世任官期间,或是在其归隐后。
《送吴国博还金陵》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遵循了古典律诗的格律要求。诗中“轻装频往返,复此暂淹留”表达了吴国博频繁往返金陵的情景以及暂时停留此地的情境;“旅馆閒销夏,归期尚及秋”则描绘了他在旅馆中消暑的惬意时光,并期待着秋天的到来再次返乡。最后两句“因君倾别泪,寄语问同游”透露出诗人因与友人分别而流下的泪水,并借此表达对同行者未来的祝愿。此外,“目极无来雁,空”一句虽未完全展现,但似乎隐含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挂念。
从文学价值来看,《送吴国博还金陵》不仅是一篇描写离别的佳作,同时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独到的审美情趣。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和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这首诗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人生、友情以及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同时,诗中的平仄韵脚、用词造句都显示了诗人严谨的文学素养和对传统诗歌形式的熟练掌握。
《送吴国博还金陵》不仅记录了一个历史时期文人的生活状态,也展示了他们对于友情、自然以及生命意义的思考。这首诗因其深情的笔触、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主题,成为研究明代文学不可或缺的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