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怀舍弟少芬

露滴疏松月在梧,三更飞梦到西湖。
秋深渐觉南云远,泽国空嗟雁影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秋夜怀舍弟少芬》是明代诗人李时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作者在秋夜里对舍弟的深切思念和美好愿景。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析:

  1. 诗歌原文
    露滴疏松月在梧,三更飞梦到西湖。
    秋深渐觉南云远,泽国空嗟雁影孤。

  2. 诗意解读
    露珠打湿了疏松的树木,明月高悬于梧桐之上。在三更时分,作者梦见自己飞到了美丽的西湖。秋天的深处,渐渐觉得南方的云彩变得遥远;在泽国的国度,只感叹着孤独的鸿雁影子。

  3. 创作背景
    李时行(1513-1569)是明代番禺人,字少偕,少时读书于罗浮。这首诗创作时间不详,但从其内容来看,应该是在秋季的某个夜晚。

  4. 艺术特色
    李时行的诗歌语言质朴而富有韵味,善于捕捉自然景物的美,并以此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露水、月光、南云和孤雁等元素的描写,构建出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秋夜画面,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

《秋夜怀舍弟少芬》不仅是一首表现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之美和兄弟之情谊的一种体现。通过阅读这首诗,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及其深远的文化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