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罗季作

东风吹淑气,一夜动江关。
芳草共愁长,流莺唤梦还。
美人在天末,相望隔春山。
日暮长堤上,垂杨徒自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怀罗季作》是明朝李云龙的作品,这首诗以优美的意境和深邃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忧伤的夜晚景象。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
  • 作者李云龙:李云龙(约1473年—1530年),明代文学家、诗人,字伯阳,号青莲居士,浙江杭州人,出身书香门第。他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诗人,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1. 诗歌原文
  •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东风吹淑气,一夜动江关。
    芳草共愁长,流莺唤梦还。
    美人在天末,相望隔春山。
    日暮长堤上,垂杨徒自扳。
  • 译文注释:
    东风吹拂着清新的空气,一夜之间惊动了江边关隘。
    芳草伴随着忧愁生长,流莺唤醒了梦境回归。
    美人远在天边,只能相互望着却无法相见。
    黄昏时分,长堤之上只有杨柳在无望地摇摆。
  •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夜晚场景。诗中的“东风吹淑气”与“一夜动江关”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而“芳草共愁长”则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美景的留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1. 诗歌鉴赏
  • 艺术手法:此诗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象征、拟人等。例如,“东风吹淑气”象征着春风的到来为大地带来温暖和生机;“一夜动江关”则可能象征着某种重大事件的发生或者某种心情的转变。
  • 思想内涵: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和人际关系的渴望及失落。诗中“美人在天末”、“相望隔春山”等句子流露出一种深深的相思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李云龙的《怀罗季作》不仅是一首充满艺术美感的诗歌,更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哲思,是明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代文人的艺术成就,更能深刻理解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