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微当夕炽,素影出琼田。
四照壁如拱,夜光珠复联。
初疑花吐焰,忽讶火生莲。
香国清风杳,一灯今为传。
咏素馨花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素馨花灯》是明代诗人李云龙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李云龙,字烟客。他出生于番禺,年少时补诸生,负奇气。尽管一时名士多严事之,但最终因仕途不顺而走塞上。后客东莞袁崇焕所,参与军事策划。明亡后,他成为僧人,称二严和尚。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其作品流传甚广。
原文节选:”九微当夕炽,素影出琼田。四照壁如拱,夜光珠复联。初疑花吐焰,忽讶火生莲。香国清风杳,一灯今为传。”
诗歌内容解析:这首诗以素馨花灯为主题,描绘了花灯夜晚的绚烂景象。诗中的“九微当夕炽”指的是夜晚的华灯开始闪耀,“素影出琼田”则形容花灯在夜空中如同白玉般明亮。“四照壁如拱”形容灯光四射,照亮了墙壁,“夜光珠复联”则比喻花灯如同串连起来的珍珠一样美丽。“初疑花吐焰,忽讶火生莲”则是诗人通过花灯与火焰的相似性,联想到了花朵开放的美丽场景。最后一句“香国清风杳,一灯今为传”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美丽景象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寓意着美好事物能够传承下去。
《咏素馨花灯》不仅展现了李云龙高超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生活风貌和文化特色。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赏析,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