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梧西下是龚阳,一水盈盈限两乡。
江上湿云如客梦,笔端秋草发奚囊。
半天鸿雁流凉籁,几树芙蓉斗晚妆。
为问故交应好在,有人长夜忆萧郎。
送熊振予西还兼寄萧广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熊振予西还兼寄萧广生》是明代李云龙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通过描绘苍梧之景和江上之景,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对友人归途平安的美好祝愿。这首诗作不仅是李云龙艺术成就的体现,也展示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首联“苍梧西下是龚阳,一水盈盈限两乡”,通过地理意象勾勒出一幅苍梧山向西延伸的景象,龚阳作为地名,在这里象征着一种地域的界限。同时,“一水盈盈限两乡”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开后,两人之间距离感的增加,这种情感上的隔阂在古代文人的心中常常被放大为一种无奈和哀愁。
颈联“江上湿云如客梦,笔端秋草发奚囊”,以江上的湿云比喻友人离去后的思念之情,如同一场无法入眠的客梦。诗人用“笔端秋草发奚囊”来形容自己的思绪万千,仿佛随时都会从笔尖溢出,这种用词既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反映出离别带来的空虚和失落感。这种表达手法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张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尾联“半天鸿雁流凉籁,几树芙蓉斗晚妆”,则转向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鸿雁和芙蓉作为象征,寓意着友人离去之后的宁静与美丽。这里的芙蓉不仅仅是植物本身,也象征着高洁、坚强的品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和对友人离去后生活的美好期待。
《送熊振予西还兼寄萧广生》不仅是李云龙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明代文人情感世界的重要资料。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