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乐赠刘萧郎

黄金初作屋,乌鹊正填桥。香车宛转月中发,欲行不行白马骄。
花衢柳市銮声到,玉轴金镳度芳草。鹤驭才离月殿中,鸾舆初下瑶池道。
仙郎相见笑颜开,同携玉手步兰阶。已展锦茵迎凤舄,更将罗袂拂金钗。
帘前侍女纷如玉,手把琼箫理新曲。一声吹入碧云端,天上凤皇飞相逐。
须臾碧月下瑶台,鸳鸯栖向掌中杯。茱萸翠带为君解,芙蓉绣帐为君开。
玉搔落枕闻娇语,金笼夜半调鹦鹉。明珰琼佩寂无声,洞房深锁桃花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新婚乐赠刘萧郎》是一部明代李云龙创作的杂言诗。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喜庆而典雅的婚礼场景。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文学作品:

  1. 作者介绍:《新婚乐赠刘萧郎》的作者是李云龙。李云龙是明末清初的一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以描写自然景物和表达情感见长,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 诗作原文:诗中“黄金初作屋”,形象地描述了新屋的辉煌与华丽;“乌鹊正填桥”则描绘了喜鹊筑桥的场景,寓意喜事临门,幸福美满。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新人美好生活的祝愿。
  3. 主题思想:《新婚乐赠刘萧郎》不仅仅是一首描写婚礼盛况的诗,它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通过对新人的美好祝愿,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中的“香车”、“玉轴金镳”等意象,也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富贵与奢华的追求。
  4. 文学价值:《新婚乐赠刘萧郎》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为研究明代文学提供了珍贵的材料,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灵感。诗中的比喻、象征等手法,展示了李云龙高超的艺术造诣。
  5. 历史背景:了解《新婚乐赠刘萧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意义。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新婚乐赠刘萧郎》不仅是一首描绘婚礼盛况的诗歌,更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反映了明代社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风貌,还传递了人们对于美好爱情和生活的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