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襄招同诸子春泛

春雨夕流驶,清涟荡遥空。
鼓枻遵长渚,停桡憩深松。
两行天际树,一点云间峰。
既惬沧洲趣,遂侈烟波容。
布席理觞政,把酒恣谈锋。
溪花笑醉客,水鸟如歌童。
天寒渚风急,日落村烟浓。
回看来时路,已有白云封。
桥畔明渔火,柳阴闻草虫。
巨川方待济,一水何足穷。
迟子为舟楫,去去乘长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李伯襄招同诸子春泛》是明代诗人李云龙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作于明朝,通过描绘春日江上景色和文人雅集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氛围。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品原文及注释
  • 春雨夕流驶,清涟荡遥空。
  • 鼓枻遵长渚,停桡憩深松。
  • 两行天际树,一点云间峰。
  • 既惬沧洲趣,遂侈烟波容。
  • 布席理觞政,把酒恣谈锋。
  • 溪花笑醉客,水鸟如歌童。
  • 天寒渚风急,日落村烟浓。
  • 回看来时路,已有白云封。
  • 桥畔明渔火,柳阴闻草虫。
  • 巨川方待济,一水何足穷。
  • 迟子为舟楫,去去乘长风。
  1. 作品赏析
  • 艺术表现手法:“鼓枻遵长渚,停桡憩深松。”此句运用了“鼓枻”、“遵”等动词,生动地刻画出江上泛舟的动态美。同时,“停桡憩深松”则营造出一幅静谧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
  • 意象运用:诗中的“溪花笑醉客,水鸟如歌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感情,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 写作背景
  • 《李伯襄招同诸子春泛》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云龙的个人经历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李云龙生活在明朝末年,经历了战乱和政治变迁,他的诗歌往往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感。
  1. 作者介绍
  • 李云龙,字烟客,出生于番禺,年少时补诸生,后因才华出众被名士所赏识。他在明朝末年的政治动荡中经历了多次起伏,最终选择出家为僧,法号二严和尚。
  1. 文学价值
  • 《李伯襄招同诸子春泛》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诗中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情感真挚而深刻,是明代文学中难得的佳作。

《李伯襄招同诸子春泛》不仅在艺术上有着独特的魅力,更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深入了解明代诗歌的风格特点,以及诗人李云龙的艺术成就。

相关推荐